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 > 正文

广西南宁市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大数据比对功能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 2019-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26 【大】 【中】 【小】 访问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的小李同学,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今年刚考上三中的他正在适应高中紧张学习生活。在开学第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向全体学生讲解了南宁市学生资助政策,并且明确告诉他不用让家里邮寄家庭经济困难材料,学校已经根据政策免除他学杂费,还可以申请一等国家助学金,小李同学没想到学校能那么快就免除自己学杂费,这个好消息让他和父母安心不少。

“南宁市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大数据比对功能”正式上线,试点高中学校通过大数据比对,清楚掌握了在校南宁市户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一开学,学校及时将信息比对结果提交给学校财务,财务在收费时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直接免除有关费用。很多像南宁市第三中学小李同学一样刚入学的建档立卡等学生都惊喜地发现自己不用提交证明材料,也不用交学杂费就可以读书了。

大数据比对功能上线之前,各学校的主要做法是先通过收集学生的建档立卡《扶贫手册》、低保证明等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确定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再分别与乡镇、县级的扶贫系统进行比对的方法来确认身份,最后再通过广西学生精准管理系统进行全区受助学生信息确认。由于每个环节等待反馈时间较长,导致资助不够及时。

“精准”是大数据比对功能的核心,暑假期间,南宁市将教育系统学籍信息与扶贫、民政、工会等部门数据整合,按照“学校收集学生基础信息—导入系统自主比对—系统反馈学生家庭身份”的流程将比对结果导出,作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依据。“便捷”是这个功能的另一个优势,一所2000人的高中每次数据查询比对时间不超过10秒,而在没有该大数据比对功能之前,学校仅收集学生材料就需要至少7天时间,如果再进行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比对,时间会更长。

学生资助大数据比对功能的建立,减轻了基层资助工作人员工作量,减少了数据比对的环节和时间,精准锁定每一个在南宁市学校就读的本地户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便于学校及时开展资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更高效的方式助力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提高南宁市精准资助水平。